“干炒牛河”的来历

[不指定 2005/09/17 19:40 | by Totti ]
   明天是九月十八日,也恰好是中国人的中秋节;而三年前,是我到大学报道的日子;而对于全体中国人来说,也是七十多年前的“九·一八”事变纪念日,记住那场带给中国严重创伤的侵略战争。

   刚才看到广州的一个电视节目,是说“干炒牛河”的来历,街头访问了很多人,问明天是什么日子,全都没有想到“9.18”事变,而对“干炒牛河”的来历也不清楚,现在补一补这个知识(哈哈,“干炒牛河”味道不错,大家有空来广州可以尝一尝。)

   广州的茶楼酒家、粉面食档,有一味价廉物美的大众化食品,叫“干炒牛河”——不加芡汁的牛肉炒沙河粉。原料简单,制作亦不复杂,但却焦香美味,爽滑可口。近年来小商贩复业,遍布市内大街小巷的夜宵食档,几乎都标出这款食品招来顾客。炽烈的炉火,油亮的铁镬,牛肉和沙河粉在镬上翻腾,肉香、葱香夹着粉的焦香在空间扩散,随炒随吃,确是诱人食欲!然而,说到“干炒牛河”的来历,却有一段辛酸故事。它的始创人,就是现在五羊地下餐厅的大厨师许彬。

   六十多年前日寇侵华,广州在一九三八年沦陷之后,衡阳又遭敌机轰炸。离乡别井在衡阳西园酒家谋生的许彬,眼看百业凋零,酒家门庭冷落,日子越来越难过,只好咬咬牙南回广州,与双亲一起在杨巷路经营云吞面食糊口。但是那时生意冷淡,独经营云吞面亦难以维持,便兼营炒粉。

   从前炒沙河粉都用滑炒,炒后打芡上面,所用的芡头离不开生粉(豆粉)。有一晚,摊档的生粉刚刚用完,要去购买又被日寇设的卡口拦截不许通行,无计可施。恰巧这时来了一名日伪侦缉员,抽完大烟要宵夜吃炒河粉。许彬的父亲许伯畴有个脾气,就是料头不足决不制作,于是便回绝说原料不足炒不成。可是这名侦缉寇爷却蛮不讲理,执意要吃,最后竟拔出手枪来威胁。争持不下,许彬的母亲出来打圆场,并打发许彬去炒粉。小伙子人急智生,想出个不施芡头干炒的办法来应付:先落油下镬爆葱头,炒芽菜,加粉炒拌,然后才把拉过油的牛肉投入镬中一起炒制。结果那侦缉老爷以后每晚都来指明要吃这种炒粉。那时,要挣多几角钱买生粉也不容易,许家父子乐得把买生粉的钱省下来,专门炮制“干炒牛河”,还佐以桂林辣椒酱,兼卖去湿粥。一时顾客大增。

   后来,洞天酒家的老板看中这种美食,拿到酒楼销售,各茶楼酒家也争相仿效。从此,这种廉价的街头小食便登上“大雅之堂”。
分页: 1/1 第一页 1 最后页 [ 显示模式: 摘要 | 列表 ]